来源:苏州沧浪医院点击电话咨询
1)血透结束后:针眼压迫很重要,否则会发生血肿,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及内瘘管寿命,
透析结束拔针后,迅速用无菌纱布按压针眼,然后带加压包扎,压力要适当,5-10分钟放松一次,15-30分钟后完全放松,不能长时间压迫,否则引起瘘管堵塞。
2)预防感染
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血液透析前可用肥皂清洗穿刺部位皮肤,清洗时避免用力揉搓,血液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,24小时后可洗澡。
3)使用内瘘后,可常规使用喜辽妥(一类能够软化血管和皮肤、促进渗血吸收的软膏)
每日二次,2-3g/次,涂抹于穿刺处周围、血管上方、血肿处及疤痕处,涂擦后沿动静脉内的走向,轻轻按摩10min左右,促进喜辽妥的吸收,配合热敷效果更佳,一般透析结束24小时后,每天予热毛巾在穿刺处湿敷2-3次,每次30分钟。
4)局部出现血肿:24小时内冰敷或冷敷,24小时后热敷,擦涂喜辽妥可以有效消肿。
如若出现内瘘穿刺点或沿内瘘走向血管有红、肿、热、痛或分泌物,则可怀疑被感染,
应及时就诊。
5)内瘘保护的禁忌:内瘘侧肢体不提重物。
不戴手表及首饰等物品,避免尖锐物品的伤害。
不穿袖口窄、紧的衣服。
睡眠时不要使内瘘侧肢体受压。
禁止在内瘘侧肢体静脉注射、测血压、输液输血。
6)自我检测
至少每日早晚各自检1次内瘘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(自检方法同上),若发现震颤或杂
音消失变弱,吻合口触摸不到搏动,提示内瘘异常,应立即就诊。
如有假性动脉瘤,应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,避免继续扩张或意外撞破。